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科学传播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党群园地
│
合作交流
│
林场头条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科学传播
我所公众科学日传播地震科普知识
2022-07-01 22:12
| 编辑:
|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访问次数
5月18日,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京举办了公众科学日活动。本次的活动主题为:认识人地关系,建设和谐家园。时值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六天,清晨8点,地理资源所广场一片肃穆,科普志愿团整装列队,集体默哀缅怀汶川地震受难同胞;10时整,地理资源所会议大厅悄然静谧—— 台上年迈的老专家与台下的300多青少年学生同时肃立,共同为汶川地震受难者致哀。 在本次活动中,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将地震——这个此刻全民关注的焦点做为科学日的重点科普内容。在一天的系列科普活动中,地震的科学原理、地震灾害的防治、地震中如何自救等系列知识,也是青少年学生与广大受众热切关心的知识点。在“地理科普知识展”上,年青的志愿者为来访的受众讲述了地震的成因和我国地震灾害的情况,利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告诉大家该如何正确的避震、震后自救以及如何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在“科研体验——数字地球”的体验活动中,研究人员用三维数字高程图和遥感影像向观众展示了地震震中汶川的地形地貌的情况,介绍了本所科研人员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这次地震灾害的工作原理。在“科考影像展播”中,专门播放了全球地震灾害的历史影像资料,再现了历史上大地震的发生及其对人类所造成的巨大灾难。 短短的一天里,近千青少年学生初步认识到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曾经多少次地肆虐人类;地震,这种自然现象仍然有太多难以认识的科学谜团;地震灾难的历史,也是人类抗灾自救的历史,灾难之后,人类不仅仅是缅怀和哀悼,还有爱心互助、重整再建,还有自强不息、孜孜求索。“认识人地关系,建设和谐家园”,我们任重道远。
科普
志愿团集体默哀缅怀汶川地震受难同胞
志愿者讲解避震、震后自救知识
志愿者讲解地震的成因和我国地震灾害的情况
体验“数字地球”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4 自然资源服务网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15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4652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