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林場的山坡上,83歲的白叟李秀雄和兒子、女兒、孫女、外孫,還有從當地聘任的工人一同,拿著鐵鍬,把一棵棵油茶樹苗種上。從今年2月開端,他們現已栽種樹苗2萬多株,在他們身後,綿綿的山埂郁郁蔥蔥。

看著莽莽青山,李秀雄說,「我的賬現在現已還完了」。白叟一直有本欠了森林的「賬」,為了還賬,他們一家三代接力25年植樹造林,讓3000畝荒山變林海。
為了養家糊口,李秀雄18歲就當上了墨林鄉(今東興鎮)林場的伐木匠,22年後,李秀雄又做起木材生意,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山上的樹被砍得差不多了,能生意的木材越來越少,青山開端變成荒山禿嶺。
1998年,國家發動天然林資源維護工程。李秀雄決計放下「斧頭」轉向種樹,58歲的李秀雄在墨林鄉承包下3000畝荒山,帶著老伴和兒女上山住進土坯房,從當地聘任村民一同開端種樹。25年來,李秀雄一家在林場陸續投入1000多萬元,修好了4.5公裏出山路,14公裏林間作業路,建了2個水塘、20多個水池,在3000畝荒山上種下了40多萬棵松樹、杉樹、桂花樹和油茶樹等。近十年來,李秀雄家有計劃地間伐、出售部分長成的經濟林木,接著栽種新的樹苗「以樹養樹」,5年前總算把600多萬元貸款還完。

「銀行的賬是還清了,可是欠森林的賬還要慢慢還。」李秀雄說,除了五個兒女跟著自己在林場種了20多年樹,孫子輩們還要繼續種樹。孫女李欣說:「咱們從小在林場長大,爺爺就像一棵大樹,為咱們遮風擋雨。在他的影響下,咱們讀書之余都回來種樹,我和堂姐大學還挑選林業、園林專業,爺爺的綠色願望會傳承下去。」